从抑郁情绪中走出来的杨竞,又恢复了那种熟练的政治手段。通过设置采风署,就可以给百姓一个发声渠道,避免文官集团说什么就是什么。这也是利用百姓的力量来对抗官僚集团的力量。

吴晋等人的请罪折子很快就由石琳带到了杨竞面前,杨竞打开折子看了看,思索了一阵,才对石琳说,“批红吧”

“敢问陛下,如何批复?”石琳请旨道。

这玩意比较考验水平,批的狠了容易伤了君臣之情,批的浅了,容易起不到作用,杨竞想了想,才开口道,“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。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”

石琳得旨意,把杨竞口述的那首诗写在了奏折的后面。

其实杨竞这是做了让步的,写这首的诗的目的,就是把责任都推到了基层,给这个事件定了性,就是基层官吏执行不力的问题。一旦要是写了别的,就容易把火烧到内阁身上。

杨竞并不想和自己的几个大学士翻脸,他只是引导辽藩这艘大船航行的时候,尽可能的兼顾百姓的利益。现在大梁也在虎视眈眈,内部团结还是很必要的,他没有必要自废武功。

而且文官集团的反扑,也是很厉害的。杨竞不愿内耗,而且他还很年轻,还有太子,他可以通过温和的方式来引导,而不是像某个时空,出现了“老师太老,学生太小”的局面。

杨竞的批复被送回襄平城,吴晋等人看到折子长出了一口气,看来陛下这就是不准备整人了。

“正德,你分管刑部,抓紧给那个县令定罪,从快从严处理”吴晋直接就坡下驴,给这个事情定了性。

“明白,首辅大人放心”钱峰立即点头答应下来。他以前就被杨竞敲打过一回,这次可不想惹火烧身。

“鼎诚,你管着户部,研究一下,农业税税率能不能再降一降”吴晋叹了口气,“这内阁也没有其他人,本官就直说了吧。陛下这次之所以这么生气,本官以为,巡视发现的问题只是引子,根本还在于陛下一直要降低农业税,但内阁迟迟没有动作”

杨竞在去年就吩咐内阁研究一下,争取把农业税的税率从现行的40%降到20%,但是内阁从多方考虑,一直没有执行,杨竞应该是多心了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